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烟台发展瞄准5大方向 建设蓝色经济领军城市

发表于2011-01-24
1月21日开幕的烟台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书面印发了《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(草案)》,为烟台“十二五”发展描写了辉煌蓝图,表明今后五年以及更长一段时期内,烟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: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,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,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为目标,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、社会建设整体性推进、体制改革实质性突破、开放水平全方位提升,提前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,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。
发表于2011-01-24
“十二五”产业空间布局:一核一环一区

按照要素集聚、土地集约、区域协调的发展原则,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、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,统筹产业、城镇、生态分布,推进形成“一核一环一区”三大主体功能区域,逐步形成功能定位清晰、发展导向明确、开发秩序规范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。

发表于2011-01-24

优化提升中心城市:打造全市蓝色经济核心区

以建设区域发展调控中枢、服务基地和辐射中心为目标,凸显制造业在半岛和环渤海的优势地位,率先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,打造全市蓝色经济核心区、高端产业示范区和自主创新引领区。到2015年,中心城市经济比重提高到50%。

坚持新区开发和老城改造相结合,加快牟平区、高新区发展,建设东部新城;打造八角增长极,带动中心城市向西扩展;加快山南城区建设,带动栖霞北部区域发展;适时调整行政区划,拓展城市发展空间。高标准抓好“一山两河”、“一线三岛”和套子湾、芝罘湾、四十里湾的开发建设,加快市区融合步伐,提升完善城市整体功能形象。到2015年,中心城市人口达到200万人以上。

发表于2011-01-24

重点开发环状发展走廊:贯通全市的经济带

以南北两条沿海产业带为支撑,培育壮大东西两条发展轴,构筑贯通全市一体的环状经济带,成为聚集产业、承载人口的重要区域。

一是做大做强北部沿海产业带。依托现有产业基础,以港口为龙头,园区为支撑,优化提升机械制造、现代化工、物流商贸、金融商务、滨海旅游等优势产业,大力培育生物、新材料、新能源等新兴产业,形成更大的集群优势和带动效应。

二是突破发展南部沿海产业带。以丁字湾综合开发为契机,大力发展旅游休闲、新能源、食品加工和生物等产业,建设一批专业化、特色化和高端化的产业聚集区,成为半岛一体化发展的对接点和烟台区域发展的新亮点。

三是培育贯通南北的两条发展轴。以重大基础设施为纽带,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,引导滨海产业向内陆扩展,带动腹地产业改造升级。以烟台—海阳高速公路为轴线,沟通南北两条沿海产业带东翼,带动牟平中南部、海阳东部加快发展;以龙口—青岛高速公路为轴线,沟通南北两条沿海产业带西翼,加强招远与莱阳西部、南部区域沟通协作。同时,密切与威海、潍坊、青岛等市的合作,成为带动半岛区域发展沟通的协作轴。

发表于2011-01-24

保护发展中部生态涵养区:生态改善和生态富民并重

把由大基山、罗山、艾山、牙山、昆嵛山等组成的中部低山丘陵地区作为烟台重点生态涵养区,加快建设生态环境良好、绿色产业兴旺的生态功能区和兼具丰富文化内涵、独特山水景观的风景名胜区。严格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管制,强化水源涵养和生态保育功能,大力推进造林绿化,加强动植物资源保护。

坚持生态改善和生态富民并重,在保护中发展、在发展中保护,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,建设一批无公害、绿色、有机农产品基地;全面整顿、搬迁和改造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内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,适度发展无污染加工业;有效整合自然、人文旅游资源,加大森林公园的合理开发力度,重点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。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中部山区保护和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。

发表于2011-01-24

“十二五”烟台发展:瞄准“五大方向”

“十二五”时期,烟台发展方向明确,即建设国内蓝色经济领军城市、国家创新型示范城市、面向东北亚的交通物流枢纽城市、国际滨海生态宜居城市、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城市等。

国内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以高效利用岸线为重点,以海湾海岛开发为支撑,培植海洋、临海、涉海优势产业,打造海洋产业基地和特色园区,建设海洋科技人才强市和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、临海高端产业聚集区,成为国内蓝色经济领军城市。

国家创新型示范城市 健全区域创新体系,建设创新友好环境,促进创新创业发展,推动城市产业升级,优化区域产业结构,培育特色鲜明的区域创新发展增长极,成为全国、全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示范。

发表于2011-01-24

面向东北亚的交通物流枢纽城市 发挥区位优势,积极融入环渤海和东北亚一体化发展,完善提升集公路、铁路、海运、航空于一体的全方位交通物流网络。巩固提升环渤海南翼中心城市地位,确立沟通华东和东北、连结日本和韩国的交通物流枢纽城市地位,成为环渤海和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。

国际滨海生态宜居城市 融合丰富的海洋文化遗产和秀美的海洋自然景观,高水平推进旅游要素转化升级,打造最佳旅游休闲度假城市和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。

城乡统筹发展的和谐城市 统筹城乡建设发展,不断壮大县域经济,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,形成以城带乡、以工补农、城乡互动的新型城乡关系。

发表于2011-01-24

“十二五”烟台发展环境:机遇期、攻坚期、关键期、考验期

“十二五”是烟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、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,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,也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。总的态势是:

实现率先发展的机遇期 从国际看,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深度调整,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。

从国内看,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、城镇化、国际化、市场化快速提升阶段。随着自主创新、扩大内需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,我国产业结构升级、城乡消费扩大、基础设施投入、生态环境建设等都蕴含着巨大发展空间。从区域看,环渤海地区成为国家新一轮空间开发的重点,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,国家创新型城市和保税港区建设全面推进,高新区成功升级,为烟台率先发展带来战略机遇;海阳核电、德龙烟铁路、青烟威荣城际铁路、潮水国际机场、烟台港等一批重大能源交通项目加快推进,搭建起坚实的跨越发展平台。

发表于2011-01-24

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期 “十二五”期间,烟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,从内部看,烟台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,传统制造业升级缓慢,科技创新能力偏低;消费潜力挖掘不足,“三驾马车”协调拉动格局尚未形成;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,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,城乡发展差距较大;经济发展与土地、水、能源等要素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加剧,海洋生态环境还比较脆弱,节能减排的压力仍然较大。从外部看,随着世界经济深度调整,全球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进一步抬头,外需大幅萎缩给烟台外向型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冲击;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压力,也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、消费模式构成新的挑战。这些矛盾和问题,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持续发展。

发表于2011-01-24

深化社会建设的关键期 “十二五”时期,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,进一步增强政府社会管理能力,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管理新格局,顺应民意、惠及民生,搞好社会服务,加强社会管理,让更多的人学有所教、劳有所得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、住有所居,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。

应对重大挑战的考验期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,全球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,如何有效应对国际环境多变的不利影响、把握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,创造竞争新优势成为烟台未来发展的新任务。如何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争取主动、赢得先机成为烟台加快发展的新挑战。(
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