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听老婆的话让别人笑去吧

发表于2006-11-20
儒家思想并不是一贯讲究“三纲”(君为臣纲、父为子纲、夫为妻纲),也有过“民为上,社稷次之,君为轻”的提法,固然有人指这是愚民的空话,但我觉得多少也是反映了某种意义上的人类理想,站在当时的历史时期,还是比较进步的。不管是“君为臣纲”还是“君为轻”,都表达一种治国的理念,一种维护国家秩序和社会稳定的指导思想,对也好,错也好,都曾经在特定时期指导过实践,并载入史册,流传至今。

我不是儒家,没有“为国为民”的抱负和“安邦定国”的理想;只是个老实本分的百姓,守一份家业,维系一个家庭。老子曰:“治大国如烹小鲜。”治理国家也跟做家务劳动炒一盘菜一样。《大学》里也说到:“欲治其国者,必先齐其家。”国与家之间显然是有些共通之处的,所以我为了确保家庭稳定之大局,也可以定个指导思想,作为日常的行动指南。我的指导思想就是:妻为上,工作次之,我为轻。

妻也就是老婆,我以为她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威是应该得到确立和巩固的,且具有不可挑战、批判甚至质疑性。这是一套思想体系,简单说起来就是“舟所以比夫君,水所以比妻室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为人夫者,可不畏惧?”(原文为:舟所以比人君,水所以比黎庶,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尔方为人主,可不畏惧?)

工作,是我赚钱的手段,我赚钱为什么?当然是养老婆(外带老婆的心肝,孩子)了,一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,一个是要实现的目的,二者的重要性排位自然不言自明。

接下来就是我了,我重要不重要呢?想起个笑话:说一个傻解差押解一个犯罪的和尚到省城去,傻解差怕丢东西,一路念叨:和尚包袱锁、雨伞公文我。和尚发现他是傻的,就找机会把他灌醉了、剃光了头,自己逃之夭夭了。解差醒来点东西,发现和尚不见了,急得直挠头,一摸脑袋笑了,“和尚还在!惟独缺了我。”……“我”这个概念,万万不可总挂在心上,最好根本想不起来,否则“我”字一味膨胀,会破坏家庭的安定团结。

介绍完我的家庭观念,大家就很清楚了,因为“工作不顺心、回家拿老婆出气”的事情,完全违背了我治家方略所确定的基本原则,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。不顺的是“我”的心,为的是“工作”,怎么能为此冒犯“老婆”呢?“老婆”如果“工作”不顺心,拿“我”出气,那倒是理所应当的。而我因为根本没“我”的概念,根本不会觉得“有压迫”,所以也绝对不会“有反抗”……
发表于2006-11-21
赞同,顶
上一页|1|
/1页